南宋不咳嗽_四百五十章 全民持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五十章 全民持枪 (第2/5页)

编瞎话也得尽量编圆,纯粹的嘴炮他非常看不起,更不想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有了全民义务兵制度,皇子皇孙、官员大亨们的子女就都得去当兵,还得带头去,不去就是严重违法,别说什么批评、教育、下不为例的话,在洪涛和帝国法律里没有这些词,犯法就是免官罢职去矿山挖矿的结局。

    而且帝国的兵种里没有闲杂军种,更没有文艺兵,想靠吹拉弹唱混弄服兵役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靠这个去当将军。所有部队都有可能随时拉上前线,因为帝国随时随地都需要扩张海外领土、镇压海外领地。

    两年一次的服役制度又加大了走后门照顾自己子女的难度,一次你能糊弄过去,总不能年年服兵役的时候都托关系走后门糊弄过去吧?这件事儿就算放到洪涛身上,他也想不出如何去掩人耳目,谁敢这么做就等于自己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家族的声望。时间长了,这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当皇帝、官员的子女都在当兵、随时都有可能冲上前线时,大家对战争的态度自然就会更谨慎、更理智。当皇子、官二代、富二代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在战场上时,不仅国民会更热爱这个国家,皇帝和官员们也会不由自主的感受到这种情绪。因为他们自己确实为国家付出了,代价还很大。他们就会更珍惜眼前的生活,更热爱自己的国家,有私心杂念的时候多少会想一想自己牺牲在前线的儿女,自己这样做,是否对得起他们?

    至于说枪支武器的问题,洪涛无法确定自己是对的,到底是该禁枪还是持枪,在后世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支持禁枪的人说枪支会带来暴力犯罪,这一点确实存在。可是在禁枪的国家里,暴力犯罪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