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_四百五十三章 谈判结果(40票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五十三章 谈判结果(40票加更) (第2/5页)

脚、避风雨之所,漏不是屋顶漏水,而是滴漏,也就是计时器的意思。

    古代的皇帝和大臣都是属鸡的,开个晨会非得放到凌晨五点。皇帝还凑合,他下了床出了院子就是朝堂,大臣们可就更苦了,半夜二三点钟就的起床,然后跑到皇宫门口等着开门。做为臣子,总不能让皇帝先到,自己迟到吧。后来皇帝一看让这么多老臣站在外面等也不太合适,干脆就在门口盖了一排房子,专供上朝的大臣休息之用,这就是待漏院。

    宋代朝廷对百姓的约束比较宽松,没说政府和皇宫门口五十米之内不许摆摊,这些大臣们半夜就起床上朝,肚子里肯定是空的啊,于是就有很多卖小吃的摊贩看到了商机,专门在有朝会的时间来待漏院门口摆摊叫卖。这里都是省部级的大官,没一个穷人,买卖自然挺好干。

    时间长了,这些小贩比大臣们还明白哪天是大朝会、哪天是小朝会,而且只要不是第一次来参加朝会的官员,他们都认识,连官员的随从都是熟人。从这一点上看,宋代的官民关系确实比较宽松,之后的元明清几代,包括民国和再往后的,哪个政府会允许老百姓跑到皇宫门口摆摊,靠近了都不成,立马抓起来。

    待漏院中已经来了十多位穿着朝服的南宋高官,郑清之和他们打了一圈招呼,就开始专心致志的吃那碗浮团子。一边吃一边听同僚们闲聊,越听吃东西的速度越慢,最后干脆放下叉勺,伸手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大家正在谈论的那份东西,在明亮的汽灯下仔细阅读起来。

    这份东西就是朝廷与海商、与金河帝国一揽子谈判的最终结果,他刚从建康城检阅完新军,一回来就赶上了皇帝临时召开朝会,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