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_四百二十七章 强盗遇强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二十七章 强盗遇强盗 (第4/5页)



    “啪啪啪啪……”随之而来的就是连绵不绝的脆响,黑夜瞬间就被上百道火光撕开了一个大口子。火光照亮了陆战队员们年轻的脸、照亮了躲在一堆箱子后面洪涛那张狰狞的脸、照亮了赛义德头盔下那张惊恐的脸,同时也照亮了一百多米外那一片身着黑色斗篷、带着黑色头巾、正在冲锋的骆驼骑兵长满大胡子的脸。

    自打第一排枪打响之后,枪声就没间断过,三排陆战队员就像是一副机器,一排一排的上前射击,又一排一排的退了回来。三排人就在原地来回来去的踱着步,既不向前也不后退,把一排排的铅弹向远处那些高大的身影射了过去。

    虽然是在夜间,视线不太理想,但是有了那一道火墙,瞄准目标反倒更容易了。因为任何靠近火墙的人都会被照出一个轮廓来,陆战队的射击根本不瞄准,只需要找到远处目标的高矮方位就可以扣动扳机,至于说能不能打中目标,全交给老天爷了。

    最原始的滑膛枪有效射程只有不到五十米,超过这个距离命中率就会急剧下降,就算靠数量来弥补也很难。这里有枪管制造工艺上的缺陷,更多的还是为了装填方便,滑膛枪的子弹会比枪膛小几毫米,这样在射击时,子弹就会和膛壁碰撞,不会按照直线飞出去。再加上滑膛枪的子弹是圆形的,气动造型不适合稳定的飞行,所以打远了就没准头了。

    但是随着制造工艺和冶炼技术的逐渐提高,滑膛枪的有效射程慢慢提高了,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一下子就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当时美国士兵发现如果把子弹包裹在浸了油的麂皮里塞进枪膛,不仅可以防止子弹掉出来,加快装填速度,还能大大提高滑膛枪的射程和准确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