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_四百五十九章 声东击西(200票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五十九章 声东击西(200票加更) (第4/5页)

的外龙骨或者叫鳍片,就像是鱼类的腹鳍,既能起到稳定船身侧摇的作用,还不至于增加过多重量,也减少了部分航行阻力。在不降低适航性的基础上,让飞鱼级的极端航速提高了两节,真成了名符其实的海上飞鱼。

    别看就是小小的一个改动,这是温家老哥俩以及下一代再加上造船厂里许多位船匠不懈努力的结果。光是试验到底留下多大外龙骨最合适就整整试验了五年多,经过几百次航行数据统计之后,才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结论。

    在没有现代化设备测试的情况下,想研发一个新技术、甚至只是小小的改动,哪怕有洪涛这样的穿越者指点,也是这么难。这就是科学,决心再大也是瞎掰,数据才是真理。

    不过洪涛没敢把这艘船的速度全部发挥出来,他再懂航海,也是一个人,飞鱼级的标准配置是五人驾驶,一个人也能开,不过就得降速航行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水手及时调整风帆,大海和大河连一个水手都算不上。尽管他们在大海上努力忍着内心的恐惧,装成大人的样子,但小胳膊小腿还真不能当大人用,所有的帆具cao作,都要洪涛一个人来完成。

    白天十二节,这是洪涛能承受的最大劳动量了,连球帆都不敢升,晚上为了让自己能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全是降三分之二帆慢慢走,能有四五节就不错。

    从开普敦直航墨西哥湾西岸,洪涛有这个本事吗?假如要是给他一艘四十英尺的现代化巡航帆船,不碰上极端海况,这个距离的航行只能说是有点小难度。可是驾驶这么一艘仿古帆船、真帆船,洪涛还真没这个本事,中途必须停靠一次,这已经是他的最大能力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