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第五点想法:绝地天通科幻版 (第3/20页)
是,我寻思这难道不能是名字吗?我父母有文化,给我名字取得好听点不行吗?我就算叫日天谁能管我? 另外,还有第三种可能,颛顼是其自身氏族的图腾。 《山海经》中有时候称呼一个名字,未必是指一个人,有可能是称号,甚至有可能是其国名,或图腾! 就比如我第一篇写的夸父和应龙,我就认为,夸父指代一个氏族,应龙也是。并非单独某一个人。 夸父是巨人的意思,应龙是长翅膀的龙。 我觉得这是这两个氏族的图腾、国名……高举cao蛇巨人图腾的夸父国,高举翼龙图腾的应龙国。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举个前面讲过的例子,《大荒南经》: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有驩头之国。 这里以前说过,感觉像是描绘企鹅。最后也明确写了,‘有驩头之国’。 也就是说,这明确的是在描述一个‘国’的名字,那时候的国,可不是现在国家的意思,更多的是指一个地区或氏族部落。这个习惯,一直到后世都还有。 比如大汉州郡行政划分中,兖州就有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这四个‘国’,实则与郡同级。冀州也有赵国和中山国,豫州也有梁国、沛国……这种情况一直到宋朝才彻底消失。 黄帝是建都有熊国,因为有熊是那块地方的名字,那块地方有很多熊……后羿是有穷国君,因为‘穷’是他的图腾,我在蓝白社正文里写了,穷就是弓的意思。 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有虞、有夏、有莘……类似的名字太多了。 这是当时的文化习惯,而我更倾向于,这其实在描述那个国,或者那个地区氏族的吉祥物、特产,也就是图腾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