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平安宁靖 (第2/7页)
达成他的期待。 可除了奴隶营,他治下还有十九万百姓呢。 都撵去当牧民倒是问题也不大,但没有农耕人口提供的粮食,他连手工业都别想发展。 刘狮子的另一份记忆对工业有接近偏执的追求,但对他个人来说,发展工业的道路非常清晰,首先农业上要自给自足,且至少有一半的农产品剩余,这就意味着两个人可以多养活一个做其他事的人。 多出来的这个人,可以在本地参与商业或手工业,继而才能去追求工业。 但是在他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人均农产品一半剩余,太奢侈了。 在这套简单的思维框架里,摆在刘承宗面前的问题很简单,为了长治久安的需要,他要从四川和陕西向西康二府进行移民。 规模在万人以上的大量移民,能加速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进度。 而移民需要土地,这里的人均耕地不足两亩。 开垦土地,就势在必行。 这段时间刘承宗带着承运和护兵在囊谦四处奔走,沿着过去诸多小头人领地边界一番考察,得到的结论不算坏。 囊谦很贫穷,但贫穷不是地域环境的结果。 多封众建的贵族制度与奴隶制度的生产力低下,让这里远未达到土地所能承载人口的极限。 田、地、山、荡、林、牧、盐、矿,都有所开发,但开发的程度都不高。 这种情况让刘承宗很高兴,正好聚集在囊谦附近的难民越来越多,多得他心头发麻,就决定搞个以工代振,不管饭了。 如今在囊谦附近,巴桑的营地里还有两千多人没地,聚拢过来的难民则已经超过巴桑营的数量。 自打知道在扎曲庄园外头发糌粑的事,成群结队的百姓家都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