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一章 三个要求 (第3/7页)
刘承宗万万没想到杨鹤会说出这句话,突然没绷住笑出声,随后才道:“击溃三镇总兵,我打下他们大营,营内仅十日粮草,三镇边军都没粮,我找朝廷要粮?老总督想一想,朝廷会给我粮么?” 杨鹤再度语塞,他有点后悔自己问出笨蛋问题。 朝廷官军都吃不够粮,又怎么可能给对峙状态的刘承宗。 “唉。”杨鹤像被打败了一般,重重叹了口气,摇头感慨道:“刘将军有此兵,如能为国效力疆场,而非同室cao戈,该有多好?” 他入营路上看到了刘承宗的军队,那和他所见过的边军有全然不同的气质,比他京畿见到最好的军队都更胜一筹。 在此之前他所见到最好的军队,是昌平军左部,不是左右的左,是左良玉的左。 此时的左良玉也是个曹文诏式的人物,山东人,十八岁在辽镇从军,靠对战东虏实打实的战功在军中站稳脚跟,二十多岁就达到了贺人龙如今的官职,都司。 不过这个人在崇祯元年的宁远闹饷事件里跳得很高,别人都是闹饷、找巡抚逼饷,他是带人劫军用物资。 事后像他这种劫掠组织者本该被处死,但他有個名叫邱磊的好兄弟,是个秀才出身的军官,把所有罪责都担了下来,自己进了监狱,左良玉得以逍遥法外。 后来他投奔了侯恂,在帐前伺候了些时日,得到赏识官复原职,在己巳之变中大展身手,战后与曹文诏功绩同等,崇祯四年又在松山、杏山接连出击,为自己挣得副总兵挂帅印的功勋。 那一年左良玉三十二岁,把所有赏钱都拿去给为他蹲刑部大狱的邱磊保命。 杨鹤看过昌平左部的兵,军容整肃,称得上当世精锐,但即使是那支军队,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