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2/8页)
口外的夜不收,没几个人不知道刘承宗。 尤其李卑兵败之后,刘承宗这个名字,在边军里尤其响亮,士兵与低级军官深以为豪。 ‘看看,那刘承宗不过家丁选锋,照样能打得各路将军满地找牙,你们这帮老王八蛋小心点,哪天把我们逼反就是另一个刘承宗。’ 但说到底,这并非对刘承宗本人的敬仰,而是自豪于相同的身份出了个能闹事的人。 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你边军我也边军,你做出好大名声,无非是有那机会,我上我也行。 很长时间里,高应登心里都是这么想的,直到踏上勤王路,开始一场小高的奇幻旅途,才让他把这想法丢到九霄云外。 这一切得从认识延安卫副千户王自用开始,自从认识了这人,高应登就发现跟自己在边塞数次血战北虏的老兄弟,越来越少。 留下的人,也开始旁敲侧击的建议他当逃兵。 其实一开始高应登没把这事,和王自用那憨大个子联系到一起。 直到他发现,延安卫指挥使杨彦昌没跟他们一块走。 那位昭勇将军到榆林报道就是大手笔,直接送了吴总兵一百匹战马。 说延安卫啥也没有、旗军战力也不行,兵力还只有五百,恐怕勤王派不上什么用场,就用这一百匹马充作军资,支援吴总兵勤王。 把老吴高兴坏了,甚至出征时候还当着众将的面说,你们要都像杨将军一样,那该多好啊? 这不废话么,人人要都像杨彦昌,还没出兵就给你凑个上万匹马,那不高兴死你,上战场都能拿马冲垮敌阵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