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自制火器 (第3/7页)
曹耀点头,其实心中不以为然,带着人就行了,钢铁在哪不能抢,铁窑也好造,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压根不看好设置军器局。 之所以附和,完全是出于对刘承宗的信任。 而且这次回延安府,刘家人所作所为、所制舆图他前两天也看了,确实不一般。 辅政官员出身的杨鼎瑞、县衙主官州府税官出身的刘向禹,再加上知兵的刘承祖,这帮专业人才折腾起造反的事儿……流窜三省做贼的曹耀还真觉得自己得靠边站。 人贵在自知。 曹耀自认做个盗贼巨寇、逃命苟活,他算专业。 但在州府范围,抽朝廷的龙筋,这活儿他确实干不来。 他们思考问题完全没在一个层面上。 “大事还得你拿主意,我这赶鸭子上架的狗头军师,也就能凭经验给你查个漏补个缺。” 曹耀提醒道:“反正我觉得呀,手上这点匠人,就算在山里藏住了,一年做四十杆,做到崇祯二十七年也才一千杆铳,咱俩坟头大树都参天了。” 至于提升匠人数目把生产力提上去的事,曹耀压根没提,因为没必要提。 就不说老师傅带学徒有多难,单打铁用火、水、粮、炭,眼下的陕北,没几个地方能供他们这样折腾。 而且量大了哪儿来那么多铁啊,这年月矿工都跑出去抢吃的了,谁还挖矿? “崇祯二十七年咱俩坟头就长大树了么?那命也太短了。” 刘承宗嬉皮笑脸说出一句,而后收起笑容道:“别的都好说,其实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找地方,我这两天都在看地形图,有俩心仪之选。” “哪儿?” “西川河。” “你是说……王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