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贼_第四百三十章 大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 大礼 (第3/7页)

多人的幸福,为了让更多人有自由追求权力与财富的机会,顺天应人,发起东征。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显然刘承宗是在统一思想,要把大义握在手里。

    曹化淳看见这个时机,他想坏了刘承宗的事。

    刘承宗过去以逃兵身份起兵反叛,违背了法律要被剿灭,但剿不灭的情况下,就算书信扔到崇祯脸上,崇祯也无法在道义上责难半分,因为欠饷吃不饱饭,这是朝廷没干好朝廷的事。

    但如今时过境迁,曹化淳认为这场婚礼,正是削弱刘承宗反叛正义性的好机会。

    他的意思是反正这会刘狮子僭越是板上钉钉,拦是拦不住了,不如由皇帝下诏从兰州采办,赐他一套亲王成婚的仪制。

    最好再给兰州发一万套盐引,按国内盐价拨十万两从元帅府购三百万斤青盐,作为婚礼花费,以示朝廷对其厚爱仁义,做给河西内外看。

    如此一来,将来刘承宗再想举兵,不说内部士民之心会让其束手束脚,至少河西士民官军对其抵抗必然更加坚决。

    君君臣臣,就是国君做好国君的事,臣子做好臣子的事。

    曹化淳觉得自己的建议很好,虽说元帅府的盐价比内地贵得多,但河湟的盐市是饱和的,刘狮子用这个牟利,盐湖的产量远超河湟消耗,用国内的盐价来买,尽管对他来说是低价,却是更大的市场,能赚到多余的钱,想来是不会拒绝。

    而在朝廷这边,拨银十万,发引一万,成本最后由盐商承担,况且汉中发了大水,盐价高企,没准朝廷还能从这里头挣点钱呢。

    崇祯皇帝的回信更快,仅仅用了四天就进入河湟,被驿卒交到在日月山祭告天地的刘承宗手里。

    在这一亩三分地,曹化淳送信也好、收信也罢,都瞒不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