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新章程 (第2/7页)
贵族都是望风纳贡,未必是一条心。 为保使命完成,建议刘承宗给出明年不要贡品的承诺,以此为代价让沿途各部出力役。 但刘承宗没有采纳,他不介意没有贡品,但从心底里反感望风纳贡的贵族,只因为他们在地方掌握权势。 让他们出力需要谈条件,刘承宗觉得条件可以谈,但不该现在谈。 要等有人跳出来让他修不成路碑。 这事很简单,谁让他修不成路碑,他让谁当不成贵族。 只需要一个人跳出来当代价,所有人就都能明白啥事不能干,然后等驿站选好了址,召集力役修驿站的时候,再说不要贡品的事。 修路碑的目的是免除贵族无偿差乌拉的权力,杨鼎瑞已经拟好了律法,以后依然会有乌拉差役,但贵族们不能无偿差乌拉,刘承宗也不能无偿差乌拉。 在他们的设计里,西康路要设置驿站二十二处,以百里一站为基础,同时要视路途艰险程度,难走的两站之间就近一些,好走的自然就要稍远一些。 以后使用雇佣制度,雇牲畜不论牛马,每里给钱两文、背夫每里给钱一文,除非有青海元帅府的文书,否则各有疆界,背负牛马不准过站。 为防止累死人畜,规定凡牦牛乌拉,准驮一百二十斤;人力乌拉,准背六十斤;马只准乘骑一人,随行货物不能超过二十斤。 同时规定乌拉差役的人选,以地亩、牛马、羊只数目认额,纳粮、养牛、养马、养羊多,承担的乌拉差役就多,反之纳粮少、不养牲畜的百姓则承担乌拉差役少。 而且对于妇女应乌拉差役也有规定,过去经常由妇女承担背夫的差役,且时常有孕妇被差乌拉的情况,今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