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章 庄浪卫 (第3/7页)
力都没有变化,依然还是五百人。 这让丁自珍这个仅十九岁的后备世袭武官嗅到一丝不同的气息,待他拿到自己想知道的消息,立即奔回凉州军位于河谷北方的营地。 回到营地时,父亲丁绍胤正在汇总塘骑在西南山地探查到的情报,推出简图上绘制的信息,道:“塘骑探查到在西大通河堡驻扎着一支番兵,只是还不知兵力数目,番人生于山地,又持有火器很是狡猾,伤我数名塘骑,不易接近。” 丁绍胤看上去并不为这事发愁。 因为凉州卫军官对庄浪河流域的地形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两山夹一河的地形,东边是朝廷的松山防御体系,西边是过去鲁土司的西大通河堡。 仗在这个地方打起来,西边山里比河谷更需要让凉州军警惕,就算不派人探查,只是猜,也能猜到山里会有伏兵。 就和朝廷会在松山设伏一样。 当然松山不需要设伏,在狭义上,西北的松山指的是与乌鞘岭相连的毛毛山,因山上松树茂盛而得名。 但在军事上,松山并不是仅指毛毛山南麓的松山堡,而是北抵凉州、宁夏一线松山冲边,西抵庄浪河,南抵兰州北城松山新边的防御体系。 这一体系以松山堡为中心,覆盖凉州路泗水堡,大靖路土门堡、大靖营城、裴家营堡、阿坝岭堡,芦塘路红水堡、三眼井堡、大芦塘城、小芦塘堡、索桥堡十座防御型城堡。 还有自北向南永泰营城、镇虏堡、保定堡三座驻扎军队的支援型城堡。 这一防御体系自建成之初,就是以十座防御城堡为前线,三座支援城堡为后援,两道边墙为阻拦,构成一道面向北方的弹性防御阵线。 相较而言,东山比西山的堡垒更加密集,驻军向河谷出击也更容易。 丁自珍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