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炮! (第1/7页)
杨彦昌很感激总理勤王军的马世龙。 马世龙,早就发现了吴自勉手下这支精锐力量。 被派来勤王的都是各镇精锐,尤其在经历西军大哗变之后,留下的更都是铁杆精锐。 打起仗来,军事技能个顶个都是人中翘楚,但延安营的精锐方向不太一样。 杨彦昌这种地域型猛将,出了延安府,甭管哪路官军都能把他打得满地找牙。 论兵甲士气,他们不行;论令行禁止,他们也差多了。 但是唯独在对待百姓的纪律上,从边境赶来的昌平蓟镇、保定山海、山西固原、延绥临洮、宁夏甘肃,任何一支勤王部队都比不上延安营。 总理马世龙看出延安营的特点,不论驻扎在哪里,都能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左思右想,就找吴自勉把这支部队分了出来,让他做了民兵提调,负责在京畿之地招募民兵。 要求就一个,想办法让百姓自带干粮投军,能招募多少就招募多少。 马世龙的这道命令,救了杨彦昌。 否则他手下这支来自延安卫的部队就哗变了。 延安营的纪律并非来自杨彦昌的严格约束,这五百人马千户以下,百户总旗小旗,七成都姓刘,旗军绝大多数也姓刘。 换句话说,在勤王边军普遍有半年以上挨饿经历的情况下,延安营这支部队的士兵只挨过几天的饿。 他们一直习惯自给自足,所以没抢掠过百姓,小偷小摸也不屑于做。 但是在蓟镇屯兵,实在是太饿了。 这一点上他们还不如勤王军,人在饥饿时会想到温暖的家,边军们基本上都没有温暖的家,回家还得挨饿,他们不一样。 他们的延安卫,有刘四爷供给充足的粮草,所以大伙都寻思,不行就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