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 如果他需要 (第1/7页)
一般来说人们在讨论技术时,可以轻易看出哪种技术的性能最好。 但在实践cao作中,人们未必会青睐性能最好的技术,最终往往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 制造火炮也是如此,单以红夷炮而论,铸铜的性能较好,能打放八百次不坏;铸铁炮没那么好,相同口径重量上要沉两到三成,也没那么耐用,从设计上就只要求其打放六百次。 但制造火炮的人往往不考虑使用问题,更关注成本,十二门铸铜炮和六十门铸铁炮成本相同,会选择哪个显而易见。 刘承宗算是个特例,在南征之前的控制范围内缺少铁山,却有数不清的佛像等待化身铜炮大菩萨,并不是他想用铸铜炮,而是他掌握的铁矿少,只能用铸铜炮。 但现在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西宁府在青海湖周边发现许多矿产,金银铜铁锡铅都不算稀缺,可以用正常逻辑制造兵器了。 师成我提出的铁里铜裹,是一种使用锻造铁炮膛、铸造铜炮壳的复合技术,锻造铁膛有更高的强度与韧性,铸造铜壳利用铜液凝固的自紧特性,在增加强度与韧性的同时,比之铜、铁铸造稍稍减轻重量。 其实这种制造方法在强度上,还真不一定绝对优于铸造炮,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容易控制。。 控制成本、控制材料强度。 锻造炮并不少见,不论是早期缴获的佛朗机小炮、还是叶梦熊创造的叶公神铳,都是用铁锻造而成,炮身有很高的强度,不过那些都是小口径火炮。 铁的锻造在世界范围内非常容易,只要能打刀子、能锻造甲片,就能卷铁成铳,也能卷出较大的铁壳来做炮膛、再打出一个个铁圈套在炮膛上,就是一门佛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