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乾清宫 (第5/7页)
说罢,崇祯重新拿起顺天巡抚的奏疏,里面说要集米十万石、银七万以筹备遵蓟之急,崇祯批复后将之置于递交户部再转交工部的一摞奏疏中。 要两部全力配合,一个出钱粮、一个造军械。 曹化淳一直看着他拿来的几封奏疏,终于忍不住了,道:“陛下,奴婢拿来的奏疏里有一封是太仆寺添注少卿师众的。” 崇祯皱起眉头,他不喜欢别人提醒他做什么,因为谁都无法信任。 不过听到这个名字,他想了想,这应该是自己派下去的人,便问道:“他是督饷的?” “是,陛下派他去督闽饷。” 拿钱的啊,朝廷非常缺钱,崇祯连忙拿起奏疏去看,一看之下,心情大好,不禁乐道:“办得好!优旨报与百官听!” 师众督运的饷银额为二十四万七千三十余两,如今却运解来二十九万七千八百一十八两有奇,比起别人,简直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派去陕西运银的,区区十三万两,还被溃败家丁给劫了。 看看师众,多运来五万余两,一下子蓟镇遵化等地的军饷就有着落了。 一时高兴之下,便顺手拿过剩下两份奏疏,眼睛一看便挪不开了:“韩藩?” 诸多藩国,其实都是崇祯素未谋面的亲戚,亲情对他而言尤其珍贵,但这些藩国亲戚不算。 崇祯对待藩国非常理智,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因为他从未感受过父爱,更别说那些二百年前就分了支的亲戚。 但藩国不能失陷,事关哥哥对他的期望,更关系到哥哥亲手交给他的国家。 翻开一看,这几封奏疏可谓多角度叙述了韩藩被围困、攻破的过程,从韩王的角度、从杨鹤的角度、从周日强,完完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