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八章 最贵的铁 (第5/7页)
,再加上那些毛皮,每年卫拉特能提供的货物,接近二十万两。 而这二十万两,不可能让卫拉特都带回天山,一定要在俱尔湾买个痛快才行。 “能,足够了,甚至还多呢。” 刘承宗道:“我知道台吉也会造枪,用台吉自己的匠人来造一定便宜,但它毕竟造得慢,造得少,我这能提供大宗枪炮,就看台吉想买多少了。” 巴图尔珲台吉心说是这个事,咬牙张手道:“我们一年能造五百支火枪,元帅府能卖我多少?” 说罢,他又悄悄看了刘承宗一眼,很心虚。 因为准噶尔一年造不出这么多,他的火枪都来自于游牧于鄂毕河附近的几个铁匠鞑靼部,每个小部落每年给他上贡三五十杆火枪,一年两百杆上下。 他们从万历四十八年开始给准噶尔上贡火枪,到如今算上跟沙俄探险队几次大规模冲突的缴获,整个部落也就不到四千杆火枪。 但刘承宗还真信。 珲台吉是觉得年产五百杆火枪什么概念啊? 一个上千男丁的铁匠鞑靼部,一年忙活到头,只能在挖铁、锻铁、造兵器之外敲出三五十杆火枪,一年五百杆,意味着在准噶尔统治下有上万个铁匠鞑靼,约等于空前强大的天山霸主。 刘承宗脑子里,则浮现出五个酒糟鼻子扛大锤的卫拉特造铳匠身影。 他们带着四十五个小鞑子学徒,每月忙活三天敲出铳管,剩下二十七天在作坊里迷迷瞪瞪灌着马奶酒,指挥学徒拉钻床,每年再给自己放俩月带薪休假,最后交上五百杆火枪。 俩人脑子里的生产力根本没在一个层次上。 珲台吉觉得我都这么牛逼了,你卖我火枪还不得便宜点? 而刘狮子觉得,这家伙准噶尔控弦数万,闹半天手里只有五十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