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织机 (第6/7页)
是既发粮又发饷的战兵营。 单单这份军饷,每年就是三十余万两。 而他们在河湟的赋税政策是均粮买赋,帅府依官价买入粮食,要维持信用必然要以一个平价来购入,至少每石一两,这能为他们筹集到大量粮草,但同样也要暂时性的投入大量银两。 哪怕说从市场投入大量商品,比如百工局的货物,亦或盐,再把白银收回来,那也需要帅府能拿得出白银才行。 总不能等百姓打上来粮食,刘承宗腆着个大脸给百姓打欠条嘛。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刘承宗又认为冒这个险是值得的,因为他们宝贵的发展时间不多了。 如果一切都按照父亲所预料的事态发展,随榆林、宁夏等地的边军腾出手来,义军在中原的发展将陷入低潮,刘承宗和大明朝廷的第二次战争就要开始了。 到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迎来短期和平。 “兵工厂的匠人不仅仅为了现在,也去兰州,去汉中,去西安。” 刘承宗道:“他们是将来军工的种子,一旦战端再起,再停下可就难了,我们不可能一直指望军器从新城往兰州、甚至往西安运送,到时候一定会抽调人手建立新的兵工厂。” 师成我也是跟着打过仗的,走过的地方也多,能理解刘承宗的话,闻言跟着点头,慎重道:“既然大帅已经决定,那我回去就着手招募工匠……对了大帅,还有个好消息。” “嗯,怎么了?” “水车虽然对军器制造用处不大,但百工局用上了,百工局各行匠首均出身平凉,是王府大匠,他们用过也做过很多车机。” 师成我道:“这次大帅让做水机,他们先作了全套生产棉布的机器,从脱籽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