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互市校尉 (第3/7页)
并不是因为林丹汗弱势,而恰恰是因为林丹汗继承汗庭,站在强势地位上,亦如现在的硕垒。 如果林丹汗像素巴第一样,本部只能出动六千余骑,麾下右翼诸路封臣能提供六万多军队,他就不会那么暴烈了。 因为易地而处,素巴第做出和林丹汗同样的选择,那打起仗来根本不叫镇压,得叫绝地反击,没准还会反击失败。 汗王只能学会妥协,在妥协中整个部落利益趋同,形成合力。 “可是契丹汗说得对,金国女真能与我们共患难,却不会跟我们同乐利。”巴布台吉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我们为啥不跟他们一起?” “汉人的豪言壮语,听听就行了,不要当真。” 素巴第的语气复杂,目光越过矮丘,看向湟水源头另一支自海上过来的军队轮廓,摇摇头道:“等契丹汗办完婚事大概就明年了,开春我们回去,你可以把这些话原封不动转告你父汗,不要跟他说你是怎么想的。” 太幼稚。 照素巴第的想法,他们只能跟汉人共患难、同死节,根本没有同乐利的机会。 这并不是说他认为刘承宗是个骗子,他没有。 但是在汉人强势的时候,年年烧荒出塞北,把漠南烧得云都是黑的,蒙古人一波波的往漠北跑;三五百人冲进努尔干就把女真捣巢了……那时候有同乐利的机会吗? 现在到了共患难、同死节的时候了,汉人看见蒙古人了。 “你想跟汉人同乐利,契丹汗把话说得很明白,要助他成就大业。”素巴第表情严肃地点点头,却将内心嘲讽表现得一览无余:“我们在青海见到一个汉人契丹汗,他说他能成大业。” 说实话素巴第觉得契丹汗未必能成就大业,何况就算成就大业,他们也未必能活到那个时候,这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