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吉祥物 (第3/7页)
这套棉甲内部的铁叶较少,主要是提供保暖,在防御方面仅能护住要害,作战时还是要小心一些。 这对小其加来说已经足够了,虽然没有甲叶的地方对兵器防护不如锁甲,但这套盔甲穿起来更舒服。 他回首向河谷望去,留驻营地的部队动作很快,三道正在挖掘的壕沟,已经勾勒出河谷阵地的雏形。 刘承宗提着杆三眼铳,跟士兵一同在阵前埋首掘壕。 他手上这杆三眼铳,是黄胜宵在囊谦时的杰作。 狮子军一直有很多三眼铳,但真正大量装备这种兵器的只有塘骑。 因为塘骑一般不和其他部队配合作战,射程远近对他们来说不重要,单打独斗时多个管子,就能多一分活下来的希望。 但黄胜宵在囊谦不仅仅造了鸟铳,还做了一大批三眼铳。 这主要是受知府衙门杨鼎瑞的委托,让他为七县乡官制作一批兵器。 黄胜宵琢磨七县三千多名乡官需要使用兵器的场景,他们可能会面对低水平组织、高水平技艺的强盗劫匪。 战斗突发性较大、距离较近、火器射击的机会很少、精准命中的几率很低、可能要面对以少敌多的状态。 什么兵器能满足这种需要?三眼铳。 声音大能吸引援军,容错率高,喷一下就走能有效拒敌,跑开搬救兵是非常明智的策略。 正赶上囊谦制造农具的大潮,黄胜宵顺便还复古了一把,用上了铳锹、铳镐这种万历年间的老东西。 刘承宗此时提在手上的三眼铳,就是一杆铳锹。 其实就是在三眼铳的另一头装上铁锹,既有高于农民起义军的远程射击能力、又有不亚于农民起义军的近战能力,还能甩开膀子来一场酣畅淋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