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贼_第二百三十九章 座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座毡 (第3/8页)

都将拥有在中军营任职的经历,研究战法、熟悉主帅,本就是他建立中军营的初衷。

    入冬后没多久,师成我喜气洋洋地跑来报告,新制鸟铳拟定的两种样式已经做好。

    河畔的军器局热火朝天,占地面积很大,但并不密集,目前还只是一个个简易作坊凑在一起。

    刘承宗到军器局时,正看见有步营军兵扛着五杆鸟铳出去,这段日子实验新制鸟铳,旧式打三钱铅弹的轻型鸟铳也没停止制作。

    据师成我汇报,这一个半月,算上搭设匠房,他们造了二百三十杆轻鸟铳。

    平均每杆鸟铳的成本为白银两钱、黄面七斗。

    成本非常低,但这种低成本并没有让刘承宗有多高兴,反而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他们是从饥荒地带来的嘛,狮子军的工匠有两个标准供粮,学徒每月炒面十二斤、小米三斗,匠人师傅每月炒面二十四斤、小米六斗。

    即使是学徒,也口粮管饱,还给些米粮拿去买卖换副食。

    匠人师傅甚至能靠这份收入,多养三口人也能凑合活。

    在陕北大旱的第五年,靠工作换取多养活三口人的口粮,除了刘承宗这里,在陕北要赚到七两到八两白银,才能换到这些粮食。

    相当于正常年景,金火匠半年的收入。

    但当他们来到西宁,不是这回事了,仅需一两五钱银子,就能买到他们的工食。

    过去三斗、六斗的粮,足够他们跟地方百姓换取所有需要的生活物资,现在这粮不够了。

    这还能有幸福感呢?

    刘承宗从陕北杀出来,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