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贼_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九章 攻守 (第3/7页)

火器进步的时代里,所有将领必须做出的艰难抉择:是选择和投射力量远胜自己的敌人互射直至落败,还是以部分伤亡作为代价,把敌人拉到跟自己同一个水平线上。

    实际上这个问题考验的并非是将领的仁慈之心,而是他们对军队的控制能力,以及士兵对取胜的渴望。

    恰好,在这个问题上,国师汗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他手上有死伤不会影响和硕特主力士气的察哈尔降军。

    当第二批降军被送上战场,再度被一轮齐射打得四散而逃,国师汗放下手中紧攥带有裂缝的望远镜,缓缓松了口气。

    因为第二批次的三百降军向前多走了十五步。

    他抬起左手,一名传令兵迅速打马上前,就听他道:“告诉阵前达尔汉,敌军火炮装填时间为五十息,准备冲阵。”

    达尔汉是个来自柔然的称号,被突厥人沿用为统帅兵马的武职,到蒙古时代,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荣誉称号。

    到如今,达尔汉已经分成几个级别,作为对战功的赏赐称号,类似大明的都尉将军等勋官,立功较轻的升为拔都儿达尔汉,功勋卓著者升为威静达尔汉,更重的是骨引达尔汉,首功者为威达尔汉。

    明朝记载的很多蒙古贵族人名,就干脆以称号代之,比如拔都儿、威征之类的名字。

    国师汗口中的达尔汉,就是阵前统率精兵的军官。

    为一举破阵,他准备了两套策略与三千三百名士兵。

    其中有九百人是察哈尔降兵、两千四百名和硕特士兵,这些人组成五个进攻梯队与一个千人预备大队。

    作战计划是以两个批次的察哈尔降兵冲击炮兵阵地,第一批查看敌军火力、第二批查看放炮间隔。

    第三次才真正发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