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徐老翁 (第5/7页)
又很穷,穷到免疫了土地兼并。 因为一亩良田都没有,只有两万多亩山地田,刘家两营分哨驻扎的山峁,认为是村子的地方,超过一半都是他们以前住在地里挖的窑。 以前这也有地主,是个外地来的商贾,看中了这里的商业价值,开始买地。 一般村庄田地都很重要,不是说买就能买的,除非村庄本来的百姓都不要这块地,才能卖给外乡人。 但这不一样,地主说买,只要价钱合适,村民立刻就卖,而且还不准地主反悔。 因为这一亩地正常年景只能产二三十斤麦子,相对来说也不需要精耕细作,对土地也没啥要求,你把这买了我就去别的地方种地。 地主雇不到佃户,最后一算买地的钱五年都回不来,把自己气死了。 那些地又成了村民的。 但是到前年,旱灾来了,噩梦开始。 第一个死掉的,是每逢开集把山货卖去庆阳府的游商,出去就没再回来。 人们听说,因为旱灾,路上经常有贼人出没。 粮食减产,村里也没个乡绅能主事。 有些人开始想办法,开更多的地、种更多的粮,很多人没等到地开出来就先把自己累死。 还有几个人动了歪心思,要吃绝户,欺负游商留下的孤儿寡母,孤儿被扔进山沟,寡母在之后的夜里跳了井。 那几个人说真晦气,毁了村里的井。 然后有人做流民、有人做山贼、有人投军、有人混吃等死,瞄着啥时候再吃个绝户。 总之,变了。 直到去年,来了位游击伍将军,驻军陆坪。 做贼的被杀了,剩下几个吃绝户的也被村民告状,不知怎么人就没了。 一切看上去好像要恢复正常,虽然旱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