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 倒戈 (第2/8页)
能活上仨月都算同流合污。 因为这不是一个杨彦昌或者任权儿的问题,而是各级军官都是追随杨彦昌从小兵干起来的,而且绝大多数来路不明。 延安营和延安卫,真正掌权的人有六个。 一是参将杨彦昌,二是指挥使任权儿,三是塞门所正千户鲁斌,以及延安营三个千总。 鲁斌这个人倒是没啥问题,土生土长的肤施县人,全族都被流贼屠了,只剩下兄弟俩就投了军,这都有迹可循。 但三个千总不一样,一个叫石万钟,绥德流民出身;一个叫陈汝吉,户籍在陕北的肤施县但满嘴的关中口音,俩人都来路不明没有根底,四年前突然出现在延安卫,凭借战功不断升迁。 剩下一个千总倒是知根知底,叫刘向善,军籍上说他是延川人,但延川那边的县、乡、保甲户籍黄册都因早年流贼作乱弄丢了,根本找不到这人从军前的履历。 这人从军履历诡异得很,上来就被授予总旗,履历倒是英雄,带三个儿子跟杨彦昌进京勤王,在滦州城下死了两个儿子,带回两个东虏鞑子、三个降兵的首级。 名字也很有问题,刘氏不是延安大姓,如今刘向善是延安营的千总,他唯一幸存的儿子在延安营做把总,这个把总的名字叫刘承光。 陈奇瑜还派人找了当年滦州城下阵亡的陕西兵名录,里头姓刘向字辈的有一个、承字辈的有三个,其中两个是刘向善的儿子,一个叫承家一个叫承顺。 西边有个向字辈叫刘向禹,这人叫向善,向禹生了俩儿子叫承祖承宗,还有个侄子叫承运,这边有承家承顺和承光。 陈奇瑜看见这些名字就脑溢血,这他妈运顺家昌光宗耀祖都快凑齐了,这能没有联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