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移民 (第3/7页)
刘向禹对这封回信给出了全面答复,但他同样在信中告诉刘承宗,小心卫拉特诸部贵族,因为这些人会接收所有条件,但未必会依照约定去办。 就算他们对要求全盘接受,也全部照办,也并不意味着元帅府能控制天山。 他们控制不了。 刘向禹是元帅府最早跟卫拉特使者接触的人,只不过人都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时两个儿子统帅大军在东面跟朝廷开战,他所想的也不过是避免两面开战。 而以国师汗为首的卫拉特贵族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他们不在乎面子,非常讲究实际……元帅府作为大明西北的新生政权,在里子不受损失的情况下,需要面子。 刘向禹是传统官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心里对疆域有根深蒂固的界限,这条界限在疆域西北是一条斜线,由嘉峪关连接着西宁。 斜线以东,是里子;斜线以西,是面子。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所以在刘向禹看来,在无边无沿的青海让出部分牧地是无所谓的,只要能让河湟不受威胁,以此为代价与卫拉特结盟甚至表面上的臣服,是花费很小的代价、避免战争威胁的好手段。 但到此时此刻,当时卫拉特讲究实际的优点,就成了如今卫拉特的缺点。 他们既能向金国称臣纳贡,也能向元帅府低伏做小,只要对他们的实际利益有好处,都无所谓。 需要的时候,刘向禹认为这叫要里子不要面子,是优点;不需要的时候,刘向禹认为这叫毫无礼义廉耻,是缺点。 因此刘向禹并不认为,卫拉特贵族投降、共同盟誓、设府立县、官爵混一,就能让元帅府一劳永逸的控制天山。 不在天山附近以帅府力量打出一场震惊卫拉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