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六章 鸠占鹊巢 (第6/7页)
寻思这烽炮怎么还一直响呢? 其实仗打到这会,烽炮烽火这种传递军情的方式已经没有意义了。 这是个预警装置,一直没完没了的响,后方也不能分辨情报,杨嘉谟只知道肯定有支敌军驻扎在哪儿了,但具体驻扎何处,谁也不知道,因此他的行军速度就非常慢,生怕叫人把军队偷了。 其实这两个新募的甘州营,士兵都来自甘州五卫,尽管除了旗军,还有各行各业的适龄青年,但甘肃本就很难找到跟军事无关的闲杂人等。 毕竟这不是个省份,而是个军区。 但这对杨嘉谟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地方自然是在甘肃募兵很简单,身体没有残缺的适龄青年有一个算一个,都有一定的军事常识,是当兵的好苗子。 坏的地方则在于,杨嘉谟必须保证他们尽可能活下来。 俗话说穷文富武,练武费钱,但费钱的地方并不是吃喝这些显性花费,在万历年间一个长工的收入,就已经足够支持一个习武青年三天吃只鸡,或者每天吃半斤牛rou,一个月不过才四钱银子。 穷文富武真正费钱的地方在于这个青年需要脱产,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练一门一辈子用不上几次的技术。 就万历朝那样一年只有一到两次边境冲突的太平年岁,练这样一门技术对平民百姓家庭来说压力太大了……主要是没用。 正常年景人当一辈子兵,没打过仗的大有人在。 归根结底,是习武的上升渠道在正常时期非常狭窄,文就不一样了,即使不能做官,也能从事其他职业,赚取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是很好的谋生工具,而武艺更像是爱好。 对普通人来说,谋生是实际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