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42 (第4/4页)
个世界,为活下来而挣扎,然后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被一个健康的孩子所取代。 1075职工医院除了接收兵器工厂的工人,还接收外面的患者,看病不需要多少手续,婴儿监控室也没有专人24小时值守,外来者想要换掉一个婴儿,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但是为什么被换走的刚好就是一个重病、很可能死去的婴儿? 他知道这个孩子活不下去了?詹小芸生产时,他就在医院? 也许是她? 换小孩的正是柳至秦真正的母亲,她也在1075职工医院生产? 她有一个必须将孩子送出去的理由,而最终选择安家,是因为安家的孩子本来就活不成了? 花崇快速翻阅当初的产科记录,职工治病免费,其他人则需要支付不等的费用,支出这一项将职工和其他患者分明地区别开来。 初步筛查中,花崇尽量将时间范围扩大,找到了37名非兵器工厂职工的产妇,交给孟奇友的队员去一一落实。 37人中的31人很快被找到,他们都来自平凡的家庭,孩子也都过着普通的生活。 不是,都不是。 至于另外6人,其中有3人已经患病去世了,他们的家庭也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剩下的就只有肖春燕、刘成娟、叶铃兰。 由于当时的户籍制度还没有完善到现在的地步,她们在1075职工医院生产,登记的仅仅只有一个名字,这三人的名字在系统中都未查到。 她们要么在之后改过名字,要么登记的根本不是本名。 苗院长说,以前来看病的人里,不登记本名的不算少见,有的人对医院本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