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百二十六章:这是座头鲸号 (第3/4页)
一艘巨轮的轮廓远比一个球面复杂,同时它也是人类工业能制造出的最大体格的产品。 一艘船舶外壳,由无数块船用钢拼接而成,这些原本水平的钢板,需要根据巨轮外壳轮廓,去一块块加工,改变原有形状。 我们人类rou眼对精度误差识别程度,能达到五分之一毫米。人类rou眼能识别的像素,超过四千万。 可是复杂曲面钢板的加工成型,历来都是世界工业难题。 直到现在,数控大型复杂曲面钢板成型设备,都是各国秘不示人的重器。同时加工精度往往宣称能小于一毫米,在实际加工中,误差多数会大于一毫米。 在这些数据面前,现代工业技术,想要把无数块船用钢加工到rou眼辨别不出精度误差,根本不可能。 更不提加工完毕后,复杂曲面钢板在运输安装时的变形,和焊接时产生的热变形。 所以,最直观判断一家造船厂的技术能力,就是看他们制造出的船舶是否坑坑坑洼洼太严重? 如果太严重,这家造船厂宣传语吹的再震天响,肯定也是个半吊桶子,船舶内部做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好在一艘船舶的总体强度,不是靠这些外壳钢板来保证。而是看内部龙骨结构,所以外壳坑洼,并不太影响船舶性能。 但是,站在座头鲸号超级巨轮旁边,叶青欣赏到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工业美感。 超过一万块合金模块锻件焊接成的座头鲸号,无论叶青从哪个角度看过去,永远都只有“流畅”、“平顺”,“水平”。 它就像一面面镜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