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百七十八章:请大牛 (第2/4页)
。否则,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整艘巨轮的唯一结局就是被沉入海底。 屏幕中的反应堆图纸被一点点放大,很快,叶青和怪兽们,从这些看似寻常的核心结构中,发现了众多非比寻常的细节。 例如,这480根燃料棒中装载的反应堆燃料芯块,并不是每根都相同。 六边形排列的燃料棒,如果最外围燃料棒中装载了数千枚铀235芯块,那最中间的燃料棒中,只装载了六百枚,并且它们的数量排列也很有规律。 这么做,叶青猜测是为了追求热能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图纸,巨兽工业这边想要摸索出最完美的燃料芯块排列,恐怕要历经多次试验验证,消耗海量资源,积累大量数据后,才能让超算最终模拟出来。而现在,只需要照葫芦画瓢。 还有下方冷却循环系统的工作方式,随着图纸放大。叶青和怪兽们,顺着循环结构追踪分析,很容易就从这套系统的结构中,推测出这座反应堆的发电模式。 一回路冷却水,将热量导进给汽轮机发电的二回路水,竟然不是超临界状态。 超临界机组,与普通蒸汽轮机机组有很大差别。龙溪滩工厂这边生产过超临界机组,自然对这块非常了解。不是超临界,那证明这座反应堆的热效比并不高。 如果说超临界机组能有50%的热效比,眼前这套热效比最多30%。 叶青有些奇怪,超临界机组制造技术,虽然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掌握,可显然美国就是那个最大的国家。为何在如此先进反应堆上,任然非常保守地采用落后了最少两代技术的普通机组? 这一定有原因。 想要让循环水达到超临界状态非常简单,增加它在燃料棒周围的停留时间即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