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归流的本质 (第5/8页)
唐朝末年,杨端打败了南诏穆星天,受唐朝册封于播州,世代居住于播州,根深蒂固,经历两宋、元朝、大明,前后历任二十九代而不衰。 凤阳朱?暴发户! 人家老杨家,是唐朝末年就封在了播州的土皇帝,正土旗的! 打老杨家需要多少资财? 万历年间,播州之役历时一百一十天,大明合四川、贵州、湖广等八省之力,出官兵七万余,民兵十七万,耗银约二百余万两,米粱无算,最终平定杨氏叛乱。 这还仅仅是一个播州杨,还有水东宋、水西安、思州田,都不是好相与。 朱祁钰想要彻底平定长江以南的湖广地区,想要取得军事胜利,还要取得政治胜利,难上加难。 最少需要百万以上的银两,数百万米粱,调动人力物力,才能将播州杨氏尽数拔除。 但是不打行不行呢?也不行。 人家都造反了,你不打他一顿,其他土司一看,立刻就要跟着蠢蠢欲动了。 不仅要打,还要打赢。 于谦看着手中的堪舆图,无奈的说道:“湖广并不贫瘠,如果耕种得当,一年三收不在话下,可是就这膏腴之地,却被弄的鸡犬不宁,百姓、生苗不得不遁入大山之中,风餐露宿,开垦荒田为生。” “元时,在行省之下建有宣慰司,管理军民政事,设有长官司,乃元时,极边之地,统御利器,考诸史实,元设蛮夷官,应为土司之始。” “但是时过境迁,宣慰司和土司制已经不足以在安土牧民了,陛下。” 土司制度起于元朝,盛行于明清。 在初期,的确是促进了少边地区的发展,但是到了景泰年间,显然湖广、贵州依旧执行土司制度,已经成为了朝廷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