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章 世世相保,垂利无穷 (第2/7页)
增加了。 制造一枚一两的御制银币和一枚一钱的御制银币,所需要的工艺、工匠劳动时间都是一样的。 沈不漏一改往日的扣扣索索的性子,少赚钱也要方便百姓? 沈翼是大明的师爷,一切以朝廷的财政收入为主,这人属于典型的保守派,连朝廷有点赤字都无法接受。 朱祁钰想发行点国债,沈翼都扣扣索索,一副朝廷问百姓借钱,暴政虐政的车轱辘话一直说,还跟皇帝砍价到了五百万银币,说到底,沈翼就是不想付利息罢了。 沈翼赚钱小妙招,就在这十枚铜板面值的景泰通宝身上。 十枚铜板只是面值,其大小要大于景泰通宝,却远没有十倍,只是大了一圈,成本上涨了不到两成,面值却涨了十倍。 翻译翻译,就是铜制的小额大明宝钞。 李贤在南衙僭朝出仕的时候,曾经跟僭朝的主事孙忠、僭朝文武算过一笔账,就是维护一個朝廷的成本极其昂贵甚至是入不敷出。 但是贵有贵的好处,贵就有权力,发币权也是一种权力,只要大明百姓认可这个面值十枚铜钱的景泰通宝,大明的记账货币就跨出了一大步。 以大明朝眼下钱荒的状态,不计后果发行宝钞,百姓、商贾捏着鼻子也就忍了。 连盐引都拿出来当钱用的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们是不会挑挑拣拣的。 毕竟新大明宝钞精美无比,还能到宝源局承兑御制银币,实在不行也能到倭国换取倭银。 沈翼是个合格的师爷。 另外一位合格的师爷,大明工部尚书石璞,第七十二次上书乞骸骨致仕。 石璞年岁已高、精力不济,上次要到开封府治理黄河,就已经开始上书请旨致仕,但是朱祁钰一直以【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