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三十二章 杀人,还要诛心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杀人,还要诛心呐! (第4/5页)

,却是钱。

    户部尚书金濂俯首说道:“陛下,居中国者,不可从夷狄,行王道者,不可尚异端,盖王道乃治国之本,异端为害道之由。”

    “王道行于上,则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天下享其治矣。异端行于上,则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而祸之所由生焉。”

    金濂又开始念经,朱祁钰赶忙伸手说道:“停!说事。”

    “朝廷修大隆兴寺,侈极壮丽,若梁之武帝、唐之宪宗是也,京师童谣曰:竭民之膏,劳民之髓,不得遮风,不得避雨。”

    梁武帝和唐宪宗都是十分喜欢佛法之人,他们大兴寺庙,花费极大。

    至于下场,自然是异端行于上,祸患丛生。

    朱祁钰非常讨厌这种念经的奏对方式,金濂的这打着王道、异端之类的话,其实都是拆借论语中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道理他都懂,金濂洋洋洒洒一大段话,引经据典,听起来很是费劲儿。

    金濂为官数十年,一看朱祁钰略显不耐烦的神情赶忙说道:“陛下,各寺各庙度牒上都有田,不用纳赋。”

    “很多缙绅就趁此将名下上田归至寺庙,垦荒田为下田纳赋。臣以为长此以往,损失的不仅仅是朝廷,地方缙绅做大,于国不利。”

    “京师仅崇国寺三千余顷,兴隆寺就有五千多顷,天下寺庙云云何几?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朱祁钰立刻来了精神,传教什么的影响暂且不提,在大明的地界上,不纳赋税,怎么能行!怎么可以!这是在偷他的钱粮!

    “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他颇为好奇的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