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七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第7/10页)
精致利己者,只做到第一句,决计不会做第二句,这也是杨朱之学,最后只留下几句话的缘故之一。 于谦靠在椅背上,笑着说道:“陛下,天下无事不私,无人不私,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唯陛下一人公耳!陛下做到了,臣看到了。时逢英主,大明再起,臣也看到了。” “陛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臣得奉御下,臣之大幸也。” “陛下,臣有一忧,臣僭越,昔日唐明皇六十岁封杨玉环为贵妃,将偌大个大唐朝,弄的分崩离析,大明国家之制,皆系君王一身,臣恳请陛下,以史为鉴。” 这是于谦最后的担心,他怕他走后,大明皇帝对这国事越来越不耐烦,大明国家之制有着一定的纠错能力,但是皇帝要是连个章都不盖,那大明朝真的会走的很艰难很艰难。 朱祁玉笑着说道:“朕要是不耐烦了,就把国家交给太子监国,朕去南巡去,已经十多年没去了,南衙僭朝的势要豪右,都日夜期盼着朕去看看他们呢。” 于谦笑了,陛下是个有道明主,既然承诺了,自然不会置国事不顾。 于谦看向了窗外的纸鸢,嘴角勾出一抹笑意说道:“得幸大明有陛下君临,再振朝纲,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煌煌大明,臣,真的想再多看几眼。” “日月永在,山河永辉。” 车驾停在了讲武堂聚贤阁前,久久未动。 冉思娘上前,切了切脉,沉默了许久,才沉重的说道:“陛下,于少保走了。” “朕知道,知道。”朱祁玉点头,他仍然一动未动的坐在那里,作为君王,他不能软弱,不能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