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税收不可避免 (第5/7页)
两万余人登上了鸡笼岛,剩余人都在澎湖巡检司安置。 再设澎湖巡检司,是景泰四年确定的国策,澎湖巡检司距离漳州市舶司的距离,不过四百里,这四百里水路,只有三天的时间便可到达,是最好的开发鸡笼岛的前哨站。 陈镒不在澎湖巡检司,而是在鸡笼岛内。 开发鸡笼岛的第一要务,就是伐木。 每十一个成丁,都会编为一班碓子,碓子是斧头的俗语,意思就是伐木班组。 这一班碓子,起头麻过号一人,此人是整个班组的组长,负责剥下第一块树皮,用毛笔起头写上班组的数字; 一人扫窝,专门登高爬树,砍掉树荫上过多的枝丫; 碓子三到四个人,每人掌管斧子或者钜子; 带钩一人,专门拉倒树木; 起麻取料三人,剥掉树皮,风干树木,装卸木料等事。 十一人分工极其明确,每人配短刀一把,矛头一只,若是遇到大型动物,班组就可以打打牙祭了。 伐木,是一件很累很累的事儿,但是可以养家糊口,因为大明官府对各种树木的价格都非常的厚道,伐木垦出的田亩,可以种田、种桑、种柚木、桐园等等。 沿海的造船业正在蓬勃发展,各种造船厂在皇帝陛下解除了三桅巨舶的禁令之后,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的冒出。 大明需要木材的数量极大,其中适合造船的柚木、杉木、松木、柏木、榆木、赤木、樟木,鸡笼岛漫山遍野都是。 大明有凿山伐石之禁,这是大明祖训,虽然陛下稍有变通,但是伐这禁令仍在。 大明对木材的需求是没有上限,而在鸡笼岛的伐木报酬颇为丰厚,从鸡笼岛运至漳州市舶司,只需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