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穷人 (第7/7页)
而银票是收一两银子或一银币才会发一银币的银票。 一种是纸币,一种是存银凭证,其意义完全不同。 送往倭国的钞票,才是纸钞。 “只要能兑付就是了。”费亦应站起身来说道:“今天就会把银子送过来。” 银子放在家里不会长出银子,还会被偷。 浙江多海商,他是海商商总,来往密州、月港、南京、松江、京师,做的买卖很大。 每次都拿银币去结算,光是来回运送银两,都是个很让人头疼的事儿。 孙炳福看着费亦应离开的模样,只能连连感慨,陛下是真的不坑穷人。 费亦应的银车开始入城,总价四百万银币,一共装了八十车,一车大约五万两,送进了银库之中。 费亦应当场将银票散给了所有的浙江海商,如果谁想反悔,可以立刻进入宝源局,将这些银币兑换出来。 费亦应很快就带着银票到了松江市舶司,他有一批货需要结算。 乃是白棉布、三棱布、斜纹布还有妆花缎。 松江府盛产棉布,有收不尽的魏塘纱,买不尽的松江布之称。 白棉布是三钱银一匹,每120匹为一担,费亦应购买了一千担的白棉布,共计价三万六千银币。 而三棱布光洁细密,有色有花,六钱一匹,一担七十二两银,共计一千担,总计价七万两千银币。 妆花缎是丝绸,极为昂贵一匹六两到十两不等,按匹购买,他一共就买了三千匹,就花了三万银币。 总计价为十三万八千银币,纳税八千二百两。 费亦应拿出了银票结算的时候,松江当地的棉商立刻就不乐意了。 棉商拍着桌子说道:“你这拿纸票子,不是欺负人吗?”吾谁与归的朕就是亡国之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