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孔乙己 (第3/8页)
下。 于谦无奈的说道:“君出、虏入、播迁、党争,亡国四祸也。” “事情止于有对错之时,这是最好的结果了,若是到了完全不分对错,彼此站在不同的立场,肆意攻讦之时,就是党争了。” 一个事件,应该利用赏罚,止于对错之时,而不是扩大化。 一旦超过了对错,就会酿成党争,大家已经不再以对错论,而是以屁股论了。 到时候就是亡国之祸了。 怎么止于对错?必须要赏罚分明。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知道于少保在担心什么,在担心国家之制,六科给事中的行封驳事之权力,朕没打算收回。” “这是他们该做的事儿,朕处罚的是儒法大于国法,身穿儒袍上朝的朝臣。” 胡濙放下了茶杯说道:“他们还是轻敌了,在他们的设想里,易怒的陛下一定会打他们廷杖,到时候事情必然闹得不可开交。” “在景泰年间做官,不会料敌从宽,还是太容易败北了啊。” 料敌从宽,是陛下关于戎事的指导方针。 毕竟南下平叛,都能想到天下攻明的陛下,擅长料敌从宽。 如果是胡濙来做这件事,一定会考虑到陛下放人入殿之后处理手段。 但是问题来了,既然都学会料敌从宽了,那必然是觉得陛下是对的。 那还会做这种事吗? “如果胡尚书是陈循,在朕放尔等入殿的时候,胡尚书会怎么做?”朱祁钰有些好奇的问道。 此时的大明朝顶多处于四等秩和五等秩之间,也就是朝廷神器假手于人,权臣或者阉宦擅权,到治平之世的转换之中。 五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