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责众,冤魂何以慰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责众,冤魂何以慰藉! (第7/7页)

在舟山英烈祠,就竖立在圆湖的码头位置,过往商贾,只要驻足,都能看到这处英烈祠,英烈祠的后面是连绵的墓碑。

    李宾言端着自己的腰带,走向了英烈祠,两侧站满了大明的军队,旌旗招展,而在军卒之后,是大明、倭国、朝鲜等国商贾,大明反复三令五申,破坏英烈祠,立斩不赦。

    李宾言、李贤、王卺、陶瑾、马云、陈豫、徐承宗等人,向着英烈祠而去。

    李宾言点燃了香烛,插在了祭祀用的铜鼎沙坑之中。

    徐承宗看着八角亭,举起了手,用力的挥下。

    位于两侧的大明仪军,将手中的仪刀交给了旁边的人,举起了手中的鸟铳,对空放枪,后退三步,第二队仪军举起了手中的鸟铳,再次对空放铳,而后后退,第三队仪军再次高举手中鸟铳,第三次放铳。

    号角声、鼓声震天,但是站在英烈祠前的大明军队的声音更为响亮。

    于谦当初在土木堡祭祀的时候,哼唱的那首挽歌响起。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于兮,下救黔首!杀尽敌寇兮,觅个封侯!”

    一曲忠魂的挽歌,在整个万国城响起,李宾言拿出了一壶好酒,洒在了忠烈祠前。

    舟山海战一共死难不足三百人,大获全胜之后,死于jianian商之手就有三百二十人。

    让李宾言如何法不责众?

    若真得是宽宥,让李宾言如何为这些忠骨刻石记功?让李宾言如何面对大军的父母?吾谁与归的朕就是亡国之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