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第7/8页)
统十二年,他收了蒲氏两万七千担绵绢,蒲氏逃了那年的税赋。” 朱祁钰陡然瞪大了眼,不敢置信的看着金濂问道:“还有这等事儿?!当初朕南下平叛,他提着脑袋把天下粮仓稽查了一遍,那可是一等一的苦差事,他办得极为利索。” “有这等事儿,朕当初任命其为兵部尚书,询问诸位明公,为何金尚书不说?” 金濂靠在床栏上露出了笑容说道:“胡尚书还收了倭银,他交到了内承运库,陛下不是没为难他吗?” “俞士悦京师之战前夕,把妻儿老小送回老家,这事陛下不也是没找俞士悦后账吗?” “正统年间做官,不是谁都跟于少保一样两袖清风,持正守节,刚正不阿。” “想做个清官,难呀,江渊当初收这笔钱也是被迫的,这钱也没到他手里。” 两袖清风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于谦入京,不肯给大宦官王振送礼,就送了两袖清风。 “这事儿于少保也是知道的,这天下之水,有浑有浊,江渊他颇为能干,景泰以来,行无差池,既然既往不咎,陛下看着他点便是。”金濂知道陛下的心性,日后这江渊必然是如履薄冰。 金濂选择这个时间把这事儿摆在明处,就是提醒陛下,要小心朝里的官吏,官僚里有于谦、杨洪这等人杰,可不全是人杰。 贤时则用,不贤则黜便是。 朱祁钰并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线上,金濂因为江渊收受这两万七千担绵绢,死后都不得安宁。 金濂在景泰三年弹劾江渊收受贿赂,金濂死后,文渊阁大学士陈循为金濂写了神道碑,可是这神道碑三十多年一直未曾立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