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第5/8页)
面就吵架,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常态,朝中的人见怪不怪。 金濂这个人就是如此,有一说一,当初皇帝要给百官定俸禄,补发景泰四年的俸禄,金濂就硬顶着皇帝,逼着皇帝不能补俸。 定俸禄是应该的,但是补俸却不应该。 既往不咎,过往不补,若是陛下补俸,那就得追查所有百官在正统年间的所有过错。 这就乱了套了。 “臣这身子,臣清楚,就这些天了。”金濂却是颇为洒脱,表情颇为轻松的说道:“臣官至尚书,得封伯爵,这临到了儿,走的时候,各部尚书、阁老、都察院都得来送臣。” “嘿,这是多大面子?臣知足了。” “要说遗憾,臣就是觉得临到走了,还是没看到大明钱荒解决之道,意难平啊。” 理财非濂不可,是当初京官推介金濂从刑部尚书转至户部尚书的理由。 当时国事风雨飘摇,金濂也是临危受命,和于谦配合缜密,当之无愧的社稷功臣,不负众望。 金濂接着说道:“臣也是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有些话,若是陛下觉得说的不对,就当是胡言乱语了,这钱荒解决之法,还是得钞法。” “臣知道陛下爱民之心切切,这钞法咱大明暂时不合适,但是倭国这些地方用钞法,也可以试着推行一下,看看效果。” 宝源局归工部所有,宝钞局归户部所有,这印钞的事儿,是户部的职责,可是却被宝源局霸占着,户部也是竭尽所能,可大明的国情,并不适合大肆推行钞法。 金濂躺在病榻之上,对大明钱荒之事,依旧是念念不忘。 朱祁钰并不计较金濂和他意见相左,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