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一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第5/8页)

集注》所言: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

    在儒家的核心道德理念里,天理就是仁义礼智信,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之大伦,天理的存在不能泯灭人性,所以不要在亲亲相隐之事上求是非曲直,因为亲亲之谊本身就是天理。

    很快,一份又一份的奏疏递到了文渊阁,文渊阁的阁老看着弹劾骆胜的奏疏,和稀泥一样做了票拟,便送去了讲武堂聚贤阁。

    师爷们总是擅长装糊涂,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装糊涂是最好的选择。

    朱瞻墡拿到了奏疏,每一本都看了许久。

    比如佥都御史蔡愈济就在奏疏中,痛斥骆胜的行径,乃是灭三纲五常,灭天理而无人欲之行径。

    蔡愈济在奏疏里引用了《韩非子》中的典故。

    在先秦时候,楚国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偷了羊,这个人便告了官,可是楚国的令尹下令杀了这个子告父之人,理由是直于君而曲于父,所以有罪。

    即便是严苛的法家,大同世界是法治社会的法家,也尊重亲亲之谊,亲亲相隐。

    蔡愈济在奏疏中,从秦朝开始数历朝历代的刑名律例,连元朝都不放过,历朝历代都有亲亲相隐的律例。

    在奏疏的最后,蔡愈济用最悲观的语气,描述了一个父子揭发、夫妻攻讦、兄弟不容、纲常败坏的世界,要求严惩骆胜。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弹劾奏疏,在弹劾骆胜这些奏疏中,各个御史大夫可谓是妙笔生花。

    仿佛不惩罚骆胜,大明明天就要亡国了!

    襄王朱瞻墡收起了所有的奏疏并且打包,送给了南下的陛下,并且另外附上了自己的一本准备拿头条的奏疏。

    《论私德》

    襄王写了很久很久。

    论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