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第6/8页)

,失去物竞天择的环境,最后失去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全面性,结构性的改革。

    从御制银币到景泰通宝,大明的新经济政策的基石就是新货币政策,一旦行钞法,建立起的整个钱法循环,就会彻底败坏。

    洪武年间,大明太祖高皇帝,从一个敲碗走三千里路,要了三年饭的乞儿,最后坐到了九五之尊的高皇帝,在洪武二十五年,也无法阻拦大明钞法的败坏。

    所以,只能一条道走到底。

    于谦欲言又止,其实他有很多话要说,最后劝谏的话没说出口。

    他怕陛下拧巴了。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丁是丁,卯是卯的事儿?

    以官职举例,大明有科举制,但也有恩荫制,世袭军勋制、更有察举制,甚至还会礼聘制,门外等着的那个陈循,不就是大明礼聘回朝?

    政治是混沌的,是解决问题和缓解阶级矛盾的手段,没有一条政策,非要一条胡同走到底。

    大明前六十年,穷兵黩武,十三次北伐,两征交趾、三征麓川,后二十四年的时间,又开始兴文匽武,甚至有些重文轻武导致武备松弛。

    陛下显然是有点钻了牛角尖,钱法、钞法并举不失为一种解决之法。

    其实于谦还是那个态度,行钱法可以,行钞法也可以,全看陛下如何抉择,只要陛下做出了选择,剩下的就是朝臣们的事儿了。

    于谦尤擅国家之制,对于大明而言,需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决策者,群龙无首皆为蛇这个道理,于谦最是明白不过。

    无论陛下做出什么决定,哪怕是要向西跨过天山大漠、金戈铁马、数万里之遥远追击西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