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一章 离经叛道?大道之行也 (第6/8页)
濂看了许久满是感慨的说道:“胡尚书,真是大才!吾诚不如汝啊!” 他将注解传了下来,所有人看完都是一副了然的神情。 胡濙写了什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道与名必相辅而行,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也。」 「道与名,劳与利,由纲及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耳。」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可为万世不移财经之法矣。」 道是万物本源,包含演化万物,可以用语言去描述,不是真正的本质,名是概念,可以用名去表述道。 御制银币本身的价值是劳动,但是它不可以具体的去衡量,但是他却可以用一枚枚的银元去描述。 两者相辅而行,螺旋上升着,而后道与名,本身会愈加的完善。劳动的本质和银币的事实,会从纲至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管仲是财经事务之能臣。 召忽和管仲都是公子纠的家臣。 公子纠曾经和齐桓公争夺齐国王位,因为回国晚了点,齐桓公提前回国,最终得到了齐国王位。 子路听闻了齐国之事,就问孔子: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主自杀殉节,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算是没有仁德吧? 孔子说:如果不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做了春秋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这才是仁德! 胡濙这里引孔子评价管仲这段典故,是顺便给现在的正统年间的官僚们,扯一块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