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国之策、亡国之臣、亡国之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国之策、亡国之臣、亡国之君 (第6/8页)

万户居住在附近,日夜不息的打造西洋水师。

    篷厂、细木坊、油漆坊、铁坊、索坊、缆坊、船坞等等工坊,已经倒塌,看料铺舍、工作间已经荒芜,甚至成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作塘也满是淤泥。

    朱祁钰、于谦、卢忠和数百名锦衣卫走过之时,惊得野兔仓皇逃窜。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话说了半截,但是于谦显然听懂了。

    因为这本就是于谦带着陛下来到这废弃船厂,想要上谏的内容。

    皇帝说的是人亡政息的大事,于谦要上谏的也是此事。

    人亡政息,是大明朝的悲剧。

    太祖皇帝龙驭上宾之后,军卫法立刻败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除了在九边之地已经很少讨论卫所如何。

    太宗皇帝龙驭上宾之后,七下西洋最后一次在宣德九年,刘大夏藏匿了海图、宝船图,甚至到了嘉靖年间,因为真假倭使争贡,市舶司最终被废置。

    兴文匽武代替了兴文振武,大明走上了一条奇怪的路。

    正统年间的兴文匽武,随着皇帝的一点点改进,也有了人亡政息的趋势,当然大皇帝走的是兴文振武之路,大彰教化之功,振兴武备。

    但是皇帝走后呢?

    皇帝的这些政策,如何保证不会人亡政息呢?

    于谦想要用的手段就是万民所系。

    如果这四万里的水路被打通,那么松江市舶司的大势已成,事涉整个长江流域,万民所仰之事,如何废止?

    这就是陛下所言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于谦已经开始想,景泰新政,如何能够妥善的、稳定的、长期的运行下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