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一贯作风,敢打敢胜 (第3/8页)
安南之战,就是朱仪复爵的最好机会。 新一代的英国公张懋、黔国公沐璘、成国公朱仪到底是不是草包,还得在战场上见真章,但是有一点,朱祁钰非常确定,那就是这次征伐安南的四个国公,全都是衙内。 而陈懋只是宁阳侯。 所以朱祁钰必然要去广州府亲自坐镇,谁掉链子,陈懋无法处置,朱祁钰可以。 “陛下英明。”于谦首先表示了对陛下决定的拥戴和赞同。 至于陛下久不在京师,无比忠诚的顺天府不再那么忠诚,襄王殿下心中生出了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会不会发生黄袍加身之事,于谦并不担心,京师作不出什么大乱子来。 陛下登极已九年之久,并非当初急切亲征平叛之时了。 而且陛下如此勤政,于谦其实也偶尔会担心陛下会厌倦,最后政怠宦臣,乃亡国之兆。 “既然已经议定,就依定策而行。”朱祁钰开始和大明中多将领,讨论关于进兵事宜。 这种讨论颇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对着堪舆图、沙盘计划进兵,不是开玩笑? 朱祁钰不是闲的没事干浪费时间,而是基于现实情况,抱着最坏的打算,做最多的准备,未虑胜,先虑败,方能百战不殆。 料敌从宽是必然的,因为军事行动充斥着各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战争的胜负是不可预料的。 比如在简定只好日南王的时候,黔国公沐晟领征夷将军印平定叛乱,可是厥江大战中,沐晟大败而归,连总督军务的兵部尚书都死在了厥江。 朱祁钰做的是输掉的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