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五章 功名利禄动人心 (第5/8页)
南衙主要是解决冬序之事,解决冬序的核心工程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的核心,是大明的官道驿路硬化以及水路疏浚工程,无论哪一项都是耗资极重的公共设施。 即便是生财有道的朱祁钰,也得咬着牙。 朱祁钰来南衙,就是来募集善款的! 这刚到南衙,仁和夏氏就迫不及待、毁家纡难的缴纳全部身家作为善款,支持了大明的以工代赈,并且以身作则的将全家人送到了鸡笼岛,建设大明新辟之土。 伐木很累,夏家人不怕。 夏时正本人,还将亲自前往解刳院,为大明的医疗事业,做出自己最后的贡献。 而大明的士林也不遑多让,大明的学子们用行动支持这大明皇帝开边的雄心壮志,并且远赴辽东、西域、云贵、琉球等地,为大明王化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朱祁钰才会说,来到了南衙,就跟回家了一样。 很饱,很暖,很温馨。 朱祁钰在南衙又耽误了两三天的时间。 夏时正案折算之后,仁和夏氏仅折银纳(抄)捐(家)超过了三百万两白银,三桅大船一百五十余艘,遮洋船五百艘,漕船近千艘,大型造船厂五家,桐园二十余处。 如果夏时正这都不能称之为大善人,那么,还有谁,可以称之为大善人呢? 朱祁钰的车驾缓缓的向着杭州而去。 而此时在京城监国的朱瞻墡则是焦头烂额,倍感疑惑。 朱瞻墡有时候在想,到底是他疯了,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南衙国子监的学子闹完了,北衙国子监的太学生也闹起来了! 具体而言,还是怪陛下。 陛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