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五章 功名利禄动人心 (第2/8页)
可以。 夏时正要求仁和县蠲免。 仁和县夏秋两正赋应纳十四万石,但是夏时正要求仁和县衙蠲免四成,也就是蠲免五万六千石,只交八万四千石。 仁和县县衙要是不答应,就自己去收税吧! 看乡民们是好好纳粮,还是武装抗税! 事实上,绝大多数乡民,都会选择抗税,弄的一地鸡毛,最后县衙还要担负官逼民反的风险。 仁和县衙答应了夏时正的要求之后,夏时正会准时将两税交给仁和县衙。 夏时正这一轮下来,是给乡民们谋取福报吗? 夏时正在乡野收夏秋两税,蠲免两成。 仁和夏氏,在乡民手中取得了十二万左右的夏秋两税,交给县衙八万四千石,自己可以留下三万石左右的收益。 仁和县衙只能报灾逋,请朝廷蠲免,朝廷不肯蠲免,那就拖欠,这就产生了欠税。 这种缙绅和衙门共同欠税,朝廷追欠,最后朝廷免除欠税的把戏,从南宋初年,一直拖到了金圣叹哭庙案的爆发。 顺治十八年,金圣叹的家乡苏州吴县,新任的县令不懂规矩,不肯答应当地乡绅们蠲免,还要强行追欠五年的欠税,金圣叹哭庙案就此爆发。 事实上,鞑清三百年,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后世的玩法不过是换了個名头叫税务集采。 朱祁钰看向了兴安,有些拿不定主意的问道:“兴安,当初徐有贞和陈镒在张秋治水,似乎就有追欠之事,逼得徐有贞和陈镒把一众缙绅给杀了,开仓放粮,才算是平息民乱,是有这回事儿吧。” “朕记得当时弹劾徐有贞和陈镒的奏疏,堆了一桌子。” 兴安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