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袭我的理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袭我的理论! (第2/7页)

海南开始改土归流的时候,丘濬的祖父赶到海南,丘濬的正统十二年的会试不中。

    之所以不中,是因为丘濬有几个大胆的想法,为世人所不喜。

    首先第一个,就是「世间所物,虽生于天地,然必资以人力,而后能成其用;其体有大小精细,其功力有深浅,其价有多少;直而至于千钱,其体非大而精,必非一日之功所能成。」

    世间所有的产物,虽然是天地所生,但是必然有劳动才能够被人使用。

    这句话是不是非常的熟悉?

    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正如土地,没有劳动一文不值。

    丘濬在正统十二年的会试中,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比朱祁钰提出劳动价值论早了四年,比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早了一百七十四年。

    产品有大小精细的不同,是因为投入的功力不同,其价格各有不同,和投入的功力各不相同,而丘濬对功力二字的理解,正是劳动力和劳动技术的投入寡众。

    价值千钱的产品,非一日而成,他的技术必然是循序渐进,持续投入的。

    而价格和价值又完全不同。

    丘濬在正统十二年的会试之中,多次提到了非一日之功的观点,列举了很多例子佐证。

    这是丘濬劳动价值论,它一点都不普通,它揭示了价值和劳动的密切联系,他和大明现任皇帝的观点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分毫不差了。

    丘濬不仅仅如此,他还在会试中说:「日中为市,使民交易,以通有无,以物易物,物不皆有,故有钱币之造焉;必物与币两相当值,而无轻重悬绝之偏,然后可以久行而无弊。」

    世界上的集市是为了方便百姓交易互通有无,以物易物的话,物不是一定会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