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 (第2/7页)

只剩下了七十万丁,四十余万户,不到两百五十万人。

    大明军到贵州平叛,贵州一地的功赏簿上,才阵斩不到三千人。

    少了那五十余万人,都是战争中颠沛而亡。

    朱瞻墡面色沉重的说道:“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就拿王骥三征麓川而言,粮饷周转了大半个大明,军需所费万万不可计,兵连祸结大敝西南,冒滥官爵,麓川之弊,在乎何人?”

    “有人说是王骥三征麓川,近三十万大军养寇自重,方有麓川之弊。”

    “孤知道,贺章贺总宪一直在追查黔国公府,他觉得麓川之弊在黔国公府身上。”

    “但是以孤在贵州随见所闻,黔国公府就是有点小问题,也是无伤大雅,不是麓川之弊的根由。”

    “麓川之弊,为宣德年间弃置交趾也。”

    “交趾不平不复,麓川永无宁日,麓川积弊,云贵川黔生苗之祸,绝不断绝。”

    罗炳忠眼神闪烁,眉头紧蹙的看着襄王,这话是襄王第一次表达他对云贵川黔问题的见解,颇为深刻。

    “殿下的意思是,云贵川黔,生苗之祸,是因为麓川积弊,根本原因是交趾?”罗炳忠猛地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步,左手握拳猛击右掌,大声的说道:“我明白了,明白了!”

    “殿下真是一针见血,交趾不复,西南永无安宁,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殿下高明,受我一拜!”

    “殿下,我有一事不明,殿下既然对云贵川黔局势如此洞若观火,为何在奏疏之中,一言不发?”

    朱瞻墡摇头晃脑的说道:“孤当时在贵州安土牧民,若是那时候说这事,陛下难免心中猜忌,孤这个皇叔到底想做什么。”

    “王骥当初领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