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 (第3/8页)
兴安的这个问题,在问陛下,能接受大明治下这般人间炼狱的模样吗?皇帝的答案是当然不可能。 这就是问题所在,在当今陛下的眼中,旧港宣慰司都是皇帝的后花园。 所以问题来了,皇帝的统治欲是没有极限的,那么殖民地模式,对大明而言根本不可能。 大明或者中原王朝的政治思维中,核心区域是必须紧握在手中,三国、东晋、南北朝、南宋,在传统的价值观里,不算是大一统王朝,是要被唾弃的。 而边方地区或者无力有效统治的地区,则是以军事羁縻统治,设置宣慰司,派遣亲王、国公,安定、统治一方。 边缘地区,即便是无法设立宣慰司,也要让他们俯首称臣,逼着他们朝贡,任命他们的国王和统治者。 哈密王、瓦剌的恭顺王、朝鲜的李氏朝鲜,倭国的室町幕府,都是基于此。 大明和罗马的政治架构从根本上不同,就决定了这种松散结构,只求利益的殖民地模式,根本无法在政治上推行。 搞殖民地,皇帝第一个带头反对。 这还不算清流言官们的反对和基本的政治正确。 朱祁钰想明白了其中的逻辑,对着兴安说道:“让胡尚书头疼一下,和尼古劳兹多沟通,借鉴借鉴,胡尚书不是说了吗?他们的是我们的,我们的还是我们的吗?” 先摸着罗马过过河,试试殖民地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大明的开海动力不足,李宾言一直想去天边看看,走过罗经(geng)正峰,看看天边究竟是何等模样。 罗经正峰,是当年郑和向西走的最远的地方,走到那里,罗盘的方向和山峰的走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