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七章 陛下在后院看庖厨杀猪 (第2/8页)
单,就是比人多。 只要陛下还为百姓考虑,那就不会天下失道,因为这天底下百姓最多。 第三,则是耐心。 就于谦看来,陛下是一个性情中人,陛下有些易怒,这本来是为君大忌,很容易被臣工钻了空子,利用陛下易怒的特点,喜事丧办。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陛下又很耐心,无论朝臣们说了多难听的话,陛下都会让人把话说完,认真的听进去,良言嘉纳。 比如李宾言这个家伙,就是那种出口不逊,嘴比脑子快的人,即便如此,李宾言还是陛下的李爱卿。 徐有贞这种人,在崇明岛窝了两个月,就是不面圣,一堆长江大桥的图纸,陛下就宽恕了徐有贞的大不敬。 陛下在做事之前,总是谆谆不倦的教谕。 南衙煤山崩的时候,陛下数次下旨告诫煤价会被平抑;富户外逃之前,叶衷行也是在不断的劝他们不要走,遵纪守法都是大明人;这次的白鹿洞书院之事,陛下又下了一道很长的圣旨。 这道圣旨很长很用心,还做了比喻,道理说的很明白,于谦看了都觉得很有道理,是一个可持续竭泽而渔的政令。 最后一点,则是陛下喜欢料敌从宽。 这一点是让于谦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陛下考虑事情的时候,似乎总是把最坏的情况考虑到。 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儿,譬如平叛南衙僭朝的叛乱,陛下居然写了个天下伐明的兵推棋盘来。 这种慎勇的性格,让陛下对每个政令都是不断的审视,尤其是事涉民生,更是慎重再慎重。 比如这次的工会工总,民间则称之为大把头的人选问题上,陛下除了要求必须是工匠身份的同时,也会三年轮换民选,避免利益集团的出现。 江西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