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松动 (第6/7页)
成,而且陈循坚持不给银帛。 大明历来没有这个传统,也不会有这个传统,大明一直奉行,不和亲、无岁币,这要是每年支付银帛,陈循要是答应还不如杀了他来的轻松。 康都议和一直进行到了大明的春节才算休息。 康都和议的消息通过官道驿路传回大明的时候,大明已经是景泰八年的二月份,各地的才子已经进京赶考,三年一度的春闱即将拉开序幕。 费亦应,弃儒从商,担任家主十数年,横林费氏从普通的商贾之家变成了两地海商商总,但是一次拆股认筹,费亦应被赶下了商总的位置,同样的横林费氏的家主也没保住。 费亦应来到京师是来赶考的,他本身是一个举人,有参加科举的资格,而且同样,近年来海贸之事上,他作为亲自押船到倭国难波港海贸的商贾,在海贸海权一事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唯有进士及第,才有资格进入仕林,才有资格再次站在万人之上。 而朱祁钰收到了陈循的奏疏,看了许久,让兴安把于少保叫了过来。 减免钞关税赋四成是朱祁钰的底线,而陈循谈到了按成,康国对等减免四成,这一点上大明并不吃亏。 但是在岁币这件事上,陈循如实奏禀,言辞激烈的反对岁币,仿佛一旦大明给了银帛岁币,就如同将大明的面子放在地上摩擦。 铁骨铮铮的大明,绝对无法接受岁币这种丧权辱国的和议。 朱祁钰作为大明皇帝,也不能接受。 大明太祖、太宗皇帝,历时六十余年,十三次北伐草原,太宗文皇帝朱棣五次亲征漠北,打的蒙古分崩离析,变成了现在的鞑靼、兀良哈、瓦剌三大部族。 打的北元消了帝号,只能以北元汗廷自居,而后更是在草原上让狗咬狗,最终将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